足迹
七零嫁知青:我带着农场系统逆袭小说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12章 织毛衣(第1页)

找好位置坐下,静待电影开幕。

  天一黑,放映员就开始操作播放了。

  果然,第一个就是《平原游击队》,这个电影杨墨还真没看过。

  这年代的电影都是主旋律,演员的表演和对话都充满话剧属性,杨墨也是第一次看,看的津津有味,李向阳的个人英雄主义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
  几个人一边吃着干果一边看着,这个年代的果皮是直接扔地上的,没有人管垃圾是否扔地下,也没有人不扔。

  好在这时候没有塑料袋,基本上都是能降解的。

  杨墨时不时的还和方晨盈探讨一下剧情和演员的相貌。

  “姐,你看李向阳好看不,最后一定能胜利吧。”

  杨墨:“不胜利就不拍了。”

  方晨盈:“哎呀,姐,你看有牺牲的了。”

  杨墨:“正常,没有牺牲才不正常。”

  方晨盈:“姐,你咋这样,他们多不容易。”

  杨墨:“不牺牲怎么体现主角的英雄,怎么展现我们战争胜利的不容易,这些都是正常操作。”

  ······

  对话几句,方晨盈不想搭理杨墨了。

  第二部电影是《火红年代》,终于不是战争片了,是一部纪录毛子国和我国关系破裂,撤出支援,我国自力更生研制出钢材的故事。

  杨墨感觉,这部电影更有意思一些,也更符合现在的社会形态。

  这个时候方晨盈又不生气了,或者说把生气对象转移了。

  “姐,毛子国简直太坏了。”

  杨墨:“人和人之间还有不愉快呢,何况两个国家,国家之间哪有友谊,都是利益。”

  方晨盈:“还好,我们国家的工人厉害,自己也能研制出来。”

  这个年代民众的国家荣誉感是真的强,不过,底层人士意识不到和发达国家的差距,每当在报纸或者收音机上听到什么成果出来,就是全民欢庆。

  可惜的是,近十年,很少有成果问世。

  时代的脚步被硬生生的拦住,也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哀。

  等到电影演完,月亮已经高挂。

  很多跟着来看电影的孩子,这个时候都是昏昏欲睡,也有特别兴奋的,在人群中跑来跑去,引得家长骂上两句。

  这时候看电影,有些别的生产队的会过来看,哪怕电影还会在他们生产队播放,也无所谓,多看一遍而已,这年代的精神生活太匮乏了。

  等到人都撤离,李大队长带放映员去休息,这个地方又恢复了宁静。

  如果第二天再来,就会看到这地方一地的瓜子皮和榛子皮。

  天气越来越冷了,杨墨和方晨盈、唐文君一起,去公社买了毛线。

  上班的时候,没事的几人就聚集在图书室,开始打毛衣。

  杨墨还负责教方晨盈,唐文君倒是会,而且会几种针法,杨墨也不做老师了,老老实实的跟着唐文君学习花样。

  三个女生买的都是大红色,一个是毛线的色号本来就少,新鲜的就红色和黄色,另外一个原因是,几个人都很快要结婚了,红色的也喜庆。

  “文君,我想要个花纹,这个是几针?”杨墨问唐文君。

  唐文君:“这个要先走平针,到这了你记得,一般这种纹路留七针就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