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蒋氏两百年终于盼出了个小闺女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78章 回国(第1页)

这片平坦的地方到处都是残垣断壁,只剩一些珊瑚礁石堆砌的墙脚还矗立在原处。

  杂草从残垣断壁中长出来,青篙处处,说不清的凄凉和荒芜。

  在这片残垣断壁的边缘处,有一片坟包。因为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,几乎已经快被削平了。

  这些坟包中有一座特别平而且散乱,看起来十分不规则。

  就像是入葬的时候并没有好好圆坟,只是随意堆了些土,又或者是死者下葬后,他的坟被什么动物挖掘过。

  不论是什么坟,所有的墓碑都是木质的,十分简易,但是却都面朝东方。

  墓碑大部分已经朽烂,倒伏在了地上。上头隐约可见,阴刻的碑文,这些都是大夏的文字。

  万里之遥的海外,葬着一群大夏人,他们的墓碑朝向东方,遥望着故国,说不清的凄凉。

  蒋禹清让将士们回船上去,拿些铁锹过来,准备给客死异乡的同胞们好好的圆圆坟。

  再拿些香烛纸钱和瓜果酒水来祭拜一二。

  他们最先圆的就是那座看起来不成样子的坟。谁曾想一铲子铲下去竟然碰到个土陶罐子。

  好在下铲的将士,怕伤到底下的尸骨,力道并不大,这才没有将罐子打破。

  陶罐上覆了好几层防水油布,密封的严严实实的。将士们把它从泥土里扒了出来,问蒋禹清要不要打开看看。

  蒋禹清想了想说:“打开吧!”

  坛子里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金银珠宝,只有一个线装的本子,除此之外再无其他。

  蒋禹清翻开本子,发现这竟然是由一本账簿改写成的航海日记。

  葬在这里的,的确都是大夏人。七十多年前,十三个福州商人,压上全部身家,进了一大批的瓷器和丝绸,准备运往西方贩卖。

  谁曾想归来的途中遇上了大风暴,他们的船只在海上倾覆。主仆加船员共七十多人,当场淹死了几十个。

  剩下的每人抱着块破木板,顺着洋流漂到了这里,上岸后一点数,仅剩下了十七个人。

  他们自知回国无望,就在这里搭建房屋住了下来,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。

  随着时间的流逝,他们渐渐的年老体衰,一个接一个的离世。

  最后只剩下了这个笔记的主人方原。

  他埋葬了所有的同伴后,自知时日无多。因为再无人能葬他,他就自己挖了葬坑,用木板和绳子,做了个简易的填土机关。

  在他感觉大限将至时,就自己爬进坑里,拉下绳索,事先堆积在木板上的泥土,就会尽数倾入坑中,将他埋葬。

  所以大家看到的他的坟墓才会是这个样子。

  他在最后的遗言中写道:“望神明保佑,将来能有我的同胞来到此岛。

  但愿他能看在我们同出一国的份上,将我们的尸骨带回故乡安葬,感激不尽!”

  看到这里蒋禹清长叹一声,对身边的士兵说:“去准备些木板,做些简易的小棺材,将这些同胞都带回大夏吧,叶落总是要归根的。”

  对此,陈岩峰的感触是最深的,因此干起活来格外的卖力。

  对于流落海外的游子,还有什么是比回归故乡更为重要的呢?

  众人一起动手,十七具简易的棺材很快就做好了。

  华阳子掐算了最佳的起坟的时辰,又小小的做了场法事超度。

  将士们点了香烛纸钱,摆了贡果,敬了酒,开始起坟。

  最后,这些棺材都被搬到其中的一艘小型宝船上,等到柔佛时,再接上陈岩峰家的棺材,和打海盗时牺牲的将士遗体一起,运回大夏。

  在海豚们的指引下,一行离开了珊瑚礁岛,前往下一个地点。

  如此又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,总算把义诸海盗集团的所有藏宝全部收入囊中。

  此时已经到了十一月下旬。蒋禹清堪堪在儿子过两周岁生辰时,赶回了刚刚起步的军事基地。

  半个月没见儿子,蒋禹清险些思念成疾。抱着儿子好一通亲香。

  奕奕许久没有看到娘亲,也是想的不得了,拱在蒋禹清的怀里,许久舍不得下来。

  哄睡儿子后,蒋禹清洗完澡,窝在景衍怀里:“啊衍,我们准备什么时候回去?”

  景衍重重的在她唇上亲了一记,邪笑着一把将她按在床上:“我觉得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,你觉得呢?”

  随后纱帐落下,罗裙落地,小别胜新婚……

  次日蒋禹清醒来的时候,景衍已经不在屋子里了。

  昨天讨论的话题还没有定论,她寻思得找他问清楚,否则憋在心里怪难受的。

  刚刚收拾完,父子俩就端着个托盘进来了,上面是一家三口的早餐。

  夫妻俩也没有“食不言”的规矩,想到什么就说什么,自在的很:“你还没告诉我,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