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我在翻身的路上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663章 打探真相(第1页)

初六早上的戴鼎县,响起的零星鞭炮声提醒人们,春节假期已然悄悄临近尾声。

八点一过,胡召俊和车有道,已经坐在公安局大门口的收发室里。

胡召俊眼望大门对面的开阔地带,眉头紧锁。

车有道递了一支烟给胡召俊,却被对方摆手阻止,“不抽了,呛人。”

车有道只能悻悻的把烟揣进兜里,并说:“这么肃静,估计今天不会来了。”

“哪有准头,这几天不都这样,老头老太太们一吃过早饭,就跟打了鸡血一样,浑身充满能量,指不定又来这里聚集要人。”

听着胡召俊的分析,车有道深有同感,“是啊,要不说他们是公交车上林黛玉,商场里面方世玉,广场舞的贾宝玉,一点不夸张。”

胡召俊没言语,表情中显示出赞同的成分。

一直以来,尊老爱幼是我们延续几千年的传统美德。

但是近些年来,随着老年人增多,社会提前进入老龄化,与之相关的各种问题纷纷暴露出来。

什么老年人讹诈扶他的正义人士;什么在公交车上,强行要求别人让座;什么霸占篮球场跳广场舞等等。

绝大多数情况下,出现这种问题,只要双方当事人没有异议,警方都以说服教育为主,把人放了。

就以讹诈扶人的事情为例,本身已经触犯了敲诈罪,警方这种和稀泥的做法,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的滋生。

同样的事情层出不穷。从没有听说过那个被讹诈的人起诉老年人,这种事基本上都不了了之。

为什么?

就是因为法不责众,犯罪成本低,但带来的收益却很大。

一旦讹诈成功,将获得几千上万甚至几万的赔偿。

相反的,讹诈不成,顶多被警方训一顿拉倒,没什么损失。

当然了,这样的老年人毕竟少数。可一条鱼腥一锅汤,一个老人出这种事,经媒体曝光,迅速发酵,很容易形成一个很大的打击面。

就像有的人说,不是老人变坏了,而是坏人变老了。

这样的人,年轻的时候也不是省油的灯,损人利己,自私自利,上了岁数,骨子里的坏毛病依然存在。不占便宜就是丢钱的心理,会伴随他们的一生。

说点题外话,吐槽而已。

将近九点,胡召俊看到对面的广场空地,逐渐闪现出来稀稀拉拉的人影,而且越来越多。

倒是没有昨天的近百人,放眼望去,足足超过五十人。

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,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中,这些老年人,期间还掺杂几个中年人,拉起横幅,高喊口号,要求释放刘诚以及被抓的那个打人者。

这里面,出现一个高大身影。

这人穿着一件草绿色军大衣,带着针织帽,还围了一条围脖,只露出一双眼睛。

由于气温低,这人眉毛和围脖上面,都挂着冰霜,双手插在袖筒里,不住跺脚取暖。

旁边一位年龄在七十岁上下的老太太,好奇问这人:“你是代表哪家来的?”

这人抖了抖身子,说道:“我不代表谁家,我是雇来的,站一天给一百块钱。”还反问老太太是不是也被雇来的。

老太太摇头说:“我不是雇的,我是明哲小区十一号楼的住户。”

“哦。”这人醒悟的点了点头,又问:“大姨,你们这是干什么来的?”

老太太显然是个话痨,加之这人采取问话技巧,慢慢套她的话。终于让她打开话匣子,滔滔不绝说起来。

十一号楼的住户为什么心这么齐,吼一嗓子就都能到位支持?

原来,他们不少人都是从永年乡下辖各村屯搬过来的。

由于各村相距不远,亲戚套着亲戚,朋友连着朋友。

农村人又重亲情,不是亲属,处好了,也按着亲戚走动。

现如今大家都搬到城里住,又都是邻居,一来二去的走动频繁,关系自然融洽和谐,抱成一团。

这一次被抓的刘诚,家里兄弟八个,在村里就有很大的势力和影响力。